城市道路修缮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研究——以朱泾镇罗星路至沈浦泾路段为例

2025-8-5 / 0 评论 / 1 阅读

刘通

摘要

本文以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罗星路至沈浦泾路道路修缮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城市道路修缮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要点。工程全长452.76米,涉及路面维修、人行道改造、污水管道敷设等内容,具有交通流量大、施工环境复杂、工期紧张等特点。研究从施工总体部署、关键技术方案、质量安全控制、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重点探讨了半幅施工条件下的交通组织策略、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以及老路翻挖技术要点。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严格的过程控制,实现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环保目标的协调统一,为类似城市道路修缮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城市道路修缮;施工组织;半幅施工;改性沥青;交通组织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网络不断完善,大量已建道路逐渐进入维修养护期。城市道路修缮工程不同于新建工程,其施工环境更为复杂,通常面临交通组织困难、地下管线复杂、施工干扰多等挑战。朱泾镇罗星路至沈浦泾路道路修缮工程是典型的城市支路改造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20km/h,需在保证正常交通的前提下完成全面改造。该工程的特殊性在于:一是地处商业区,道路两侧商铺林立,不能中断交通;二是需同步实施污水管道敷设,涉及复杂的管线综合;三是采用半幅封闭施工,对交通组织和施工协调要求高。针对这些特点,项目团队制定了系统的施工组织方案,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工程目标。本文旨在总结该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经验,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2. 工程概况与特点分析

朱泾镇罗星路至沈浦泾路道路修缮工程西起罗星路(K0+004.52),东至沈浦泾路(K0+457.28),全长452.76米,位于亭枫公路(320国道)北侧。现状道路横断面为中间约7米机非混行车道,北侧1~7米宽度人行道,南侧2~9米宽度人行道,改造后维持现状断面形式。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车行道路面维修、人行道维修、侧平石更新、雨水口改造等道路修缮工作,以及新敷设一根DN300污水管并设置一体化提升泵井。

该工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交通量大,过境车辆多,必须采用半幅封闭施工,对交通组织提出较高要求;二是工程为老路面翻挖修缮,细目多、工程量大、工期紧,特别是污水管拖拉管施工与沥青路面施工需精密配合;三是沿线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对管线保护要求严格;四是施工区域为商业集中区,文明施工和噪声控制尤为重要。针对这些特点,项目团队确立了"四保"阶段性目标(保机械设备与备料、保路面施工与交通安全、保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保总体交工验交),并将工程划分为四个施工阶段实施。

3. 施工总体部署与组织

3.1 施工阶段划分

基于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项目采用分阶段实施方案,将总工期90天合理划分为四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27天)为施工准备期,完成材料试验委托、备料工作,并开始北侧污水管拖拉管穿越施工。此阶段重点落实临时设施建设、原材料检测和施工机械进场,为全面施工创造条件。第二阶段(53天)集中力量完成北侧半幅施工,包括路面破碎挖除、混凝土基层浇筑、污水井管布设、侧平石安装及中粒式沥青砼铺筑。该阶段是工程的关键路径,决定了整体进度。第三阶段(44天)转入南侧半幅施工,内容与北侧相同,同时实施亭枫公路转角口的一体式提升泵井。此阶段需注意南北半幅施工衔接和交通流线转换。第四阶段(11天)为收尾阶段,全封闭进行细粒式沥青砼罩面,完成附属工程和清理工作,准备竣工验收。这一阶段虽短,但对工程整体质量影响重大。

阅 读 全 文


 

评论一下?

OωO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