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支路工程建设中的综合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研究

2025-7-14 / 0 评论 / 21 阅读

城市支路工程建设中的综合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研究

——以燕兰路(浩兰路-兰香湖东路)为例

刘通

摘要

本文以上海市紫竹半岛中心区域的燕兰路(浩兰路-兰香湖东路)道路新建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城市支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点与项目管理要点。文章从工程概况、施工难点、主要施工技术、工期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重点探讨了明暗浜处理、道路结构层施工、排水系统建设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方法。研究表明,通过精细化施工管理和技术创新,可有效解决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地质复杂、工期紧张等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支路;明暗浜处理;道路施工;排水工程;施工管理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道路网络不断完善,支路作为城市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区域交通微循环的重要功能。燕兰路(浩兰路-兰香湖东路)道路新建工程作为上海市紫竹半岛中心区域的市政配套项目,具有典型的城市支路特征,其建设过程中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张、环境敏感等多重挑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该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与项目管理方法,旨在为类似城市支路工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 工程概况与施工难点分析

燕兰路(浩兰路-兰香湖东路)为东西走向的城市支路,设计总长143.505m,红线宽度24m,标准断面布置为4.5m人行道+15m车行道+4.5m人行道。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及附属设施建设,计划工期120日历天。该工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地质条件复杂是首要难点。勘察显示,工程范围内存在1处明浜及3处暗浜,土层构成包括杂填土、淤泥、粉质粘土等多层不均匀地质,地下水位埋深仅1.211.92m。这种地质条件对路基稳定性和管道施工构成严峻挑战。

工期压力突出是该工程的另一特点。由于沿线紫竹圣华双语学校计划于202591日开学,工程必须在开学前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这对施工组织提出了极高要求。

环境敏感性也不容忽视。施工区域周边有居民小区和幼儿园,对噪音、扬尘控制标准严格,文明施工要求高。同时,工程需协调多专业交叉作业,包括道路、排水、交通等多个系统,整体协调难度大。

3 关键施工技术方案

3.1 明暗浜处理技术

针对工程范围内的明暗浜问题,项目采用了就地固化处理技术,这一技术选择基于对地质条件和经济性的综合考量。明浜处理首先修筑围堰抽水清淤,暗浜则根据路槽标高与耕植土标高的关系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关键技术参数包括固化剂掺量按8%控制(6%42.5级硅酸盐水泥+2%二级及以上粉煤灰),处理深度3-4.5m,要求处理后7天静力触探锥尖阻力≥0.5MPa,承载力≥80KPa

施工过程中采用分区作业方式,将处理区域划分为5m×5m的区块,通过强力搅拌设备进行垂直上下搅拌,搅拌提升或下降速率控制在10~20s/m,固化剂喷料速率80~150kg/min。为确保处理效果,每个点上下搅拌次数不少于2次,相邻区块搭接宽度不小于5cm,形成均匀硬壳层。处理后进行7天养护,必要时覆盖30cm素土保护。

3.2 道路结构层施工技术

道路工程采用分层施工方案,车行道路面结构包括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0.6cm稀浆封层+32cm水泥稳定碎石+15cm级配碎石+路基处理层(40cm6%石灰土+20cm砾石砂)。各结构层施工要点如下:

石灰土路基施工采用路拌法,石灰剂量控制在6%,分两层摊铺压实,每层厚度不超过20cm。施工中严格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采用18t压路机按"静压→轻振→重振→终压"顺序碾压,压实度≥9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厂拌法生产,分两层摊铺(每层16cm)。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与胶轮压路机组合,从两侧向中心碾压,轮迹重叠1/3~1/2轮宽。特别注重横缝处理,设置垂直施工缝并涂刷水泥浆保证粘结。

沥青面层施工重点控制温度与压实工艺。AC-25C摊铺温度不低于140℃,AC-13C不低于150℃。碾压分为初压(钢轮静压)、复压(轮胎压路机揉搓碾压)和终压(钢轮消除轮迹)三个阶段,确保压实度达到97%以上。接缝处理采用垂直热接缝,预热熨平板保证平整度。

3.3 排水系统工程实施

排水系统采用开槽埋管法施工,根据埋深不同采用放坡开挖或钢板桩支护。雨水管道DN600采用双壁缠绕管,DN800-DN10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污水管道DN300采用双壁缠绕管。管道基础根据管材差异分别采用砾石砂垫层或混凝土基础。

沟槽支护方案根据深度分级设计:埋深<3m采用横列板支护;3m≤埋深<4.5m采用36a热轧槽钢钢板桩支护,配合双拼28#槽钢围檩及钢管支撑;局部深基坑采用双支撑体系。地下水控制采用单排轻型井点降水,井点间距1m,确保地下水位降至槽底0.5m以下。

管道安装严格执行"先深后浅"原则,HDPE管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安装时使用非金属绳索溜管,避免损伤管体。回填分层进行,胸腔部分采用中粗砂回填,管顶50cm内压实度≥87%,管顶50cm以上按路基要求回填。

4 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

4.1 项目管理体系构建

项目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设立项目经理部统一协调三个专业施工队(道路、排水、交通工程)。质量管理实行"三检制",建立材料追溯体系;安全管理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对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工序编制专项方案。通过BIM技术进行管线碰撞检测,减少施工冲突。

4.2 进度保障措施

针对120天的紧张工期,项目采取多维度保障措施:将总计划分解为四个阶段(准备、主体、附属、验收),设置关键节点控制;配置双倍施工资源,确保两个工作面同步推进;实行"5+2"工作制,晴好天气24小时轮班作业;建立进度预警机制,当偏差超过5%时启动纠偏程序。

特别针对学校开学节点,采取"倒排工期、正排工序"的方法,将收尾工程提前至8月中旬完成,预留20天缓冲期。通过劳动竞赛激发工人积极性,对提前完成关键节点的班组给予经济奖励。

4.3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项目严格执行上海市文明施工标准,设置全封闭围挡及自动喷淋系统,PM10在线监测联网。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0%,夜间施工噪声控制在55dB以下。针对邻近幼儿园区域,设置声屏障并调整高噪声工序作业时间。

5 结论与建议

燕兰路工程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道路建设难题。明暗浜就地固化处理技术既保证了地基承载力,又节约了弃土外运成本;分层碾压工艺确保了道路结构层质量;科学的进度管理体系保障了工期目标实现。建议在今后的类似工程中进一步推广数字化施工技术,加强全过程监测,提升城市道路建设的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城镇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110-2012)[S].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3] 刘志强.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4] 王建军.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 建筑施工,2021,43(05):782-784.

[5] 交通运输部.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6] 李明.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7] 陈永辉. 复杂环境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22,36(02):125-130.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评论一下?

OωO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