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通
摘要
本文以某市人民检察院办案、专业技术综合用房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该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要点。工程总建筑面积32116平方米,框剪结构十九层,包含地下室、主体结构及各类专业工程。论文从工程概况入手,详细探讨了施工测量、桩基础、地下室围护、土方开挖、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及屋面工程等关键施工环节的技术方案与质量控制措施,特别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深基坑围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难点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与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类似公共建筑工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综合用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
1. 工程概况
某市人民检察院办案、专业技术综合用房工程是一项集办公、培训、宣传及技术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项目。该工程为异地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2116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4168平方米。建筑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地上十九层,地下一层,建筑物总高度74.8米,辅楼高度21.75米。工程由浙江省某市人民检察院投资建设,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
项目建筑设计具有鲜明的对称性特征,外墙采用花岗岩干挂和玻璃幕墙相结合的装饰方案。室内功能分区明确,一至五层为辅楼区域,地下室设计为车库和人防工程。建筑±0.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6.500米,室内外高差为0.3米,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理念。
结构设计方面,地基基础采用φ800~φ1000两种直径的钻孔灌注桩,确保了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部位不同有所区分:地下室外墙、底板及水池侧板采用抗渗混凝土C35,抗渗等级S8;柱、梁及楼板同样采用C35;后浇的构造柱、过梁则为C20。砌体工程中,±0.000以下采用MU15高强度蒸压粉煤灰砖,M7.5水泥砂浆;±0.000以上外墙、楼梯间墙体材料相同但砂浆改为M5混合砂浆;其他部位则采用粉煤灰砌块,M5混合砂浆。
专业设计方面,强电系统采用两路10KV电源互为备用;给水系统分区供水,五层以上由屋顶水箱供给;消防系统配置完善;暖通采用直接蒸发式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体现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整体工程具有规模大、功能复杂、技术标准高等特点,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2. 关键施工技术
2.1 施工测量技术
本工程测量工作采用了全站仪、J2级经纬仪、DS3水准仪等先进仪器,确保了测量精度。针对高层建筑特点,制定了严格的测量控制目标:轴线位移≤5mm,层高标高偏差±8mm,全高±20mm,垂直度每层≤5mm,全高≤20mm。
测量工作实施"三固定"原则:定人、定机、定路线。基础阶段采用龙门桩控制法,上部结构则采用内控法,结合多次复核确保精度。标高控制通过建立水准基点控制网实现,采用钢卷尺垂直测量与水准仪相结合的传递方式。沉降观测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执行,在房屋四角及间隔8~12米的轴线上设置观测点,观测频次从基础完工后的每层一次到竣工后的定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
评论一下?